4月30日上午,“全球制冷技術創新大獎賽(Global Cooling Prize,GCP)”頒獎典禮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王寶龍副教授與石文星教授指導的清華大學團隊與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集成蒸發冷卻和太陽能光伏的復合空調器”,其性能超越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和劍橋大學在內的團隊樣機,獲得最終大獎,獲頒獎牌及50萬美元獎金。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王毅為頒獎典禮致辭,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致辭并代表主辦方為格力電器-清華大學聯合團隊頒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制冷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江億致開幕詞。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負責人涂瑞和,全球制冷技術創新大獎賽組委會聯席主席、落基山研究所CEO Jules Kortenhorst(視頻連線),全球制冷技術創新大獎賽組委會主席Iain Campbell(視頻連線)出席典禮。
時逢全球緩解氣候變化和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時刻,格力-清華聯合團隊的成果為全球緩解氣候變化的努力注入了強大的信心。全球制冷技術創新大獎賽組委會主席Iain Campbell在視頻連線開幕致辭中公布了獲獎產品測試結果:“格力-清華方案實現了減少氣候影響85.7%”,并認為該技術“已經成為全球氣候變化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王毅致辭
劉燕華致辭
劉燕華致辭
江億在開幕致辭中高度評價了獲獎技術:“格力電器和清華大學作為中國制冷行業優秀代表獲得這一成績充分表明了我國在制冷領域的創新能力研發和制造能力已經站到了世界的最前列,我們已經初步完成了從制冷大國向制冷強國的轉變,更加充分的證明中國確實能夠在全球制冷行業應對氣候變化事業中發揮關鍵的引領作用,意義重大!”。在典禮上,王毅在致辭中表示:“格力-清華在國際制冷大獎賽的獲獎產品為制冷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標桿的作用?!眲⒀嗳A表示:“獲獎團隊的創新技術突破將有助于‘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落地,為全球人民帶來福祉?!?/span>
劉燕華為團隊頒獎
全球制冷技術創新大獎賽獎牌
全球制冷技術創新大獎賽由落基山研究所(RMI)、印度政府和MissionInnovation聯合發起,由落基山研究所、ConservationX實驗室、能效經濟聯盟(AEEE)和印度CEPT大學聯合主辦,旨在探索制冷行業的突破性創新技術,從而解決因家用空調制冷需求不斷增長帶來的氣候挑戰。大獎賽于2018年11月啟動,召集了全球范圍內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和研究團隊,鼓勵他們開發能夠將氣候影響降低到當前市場在售標準空調水平1/5的突破性制冷技術,并保證該技術的成本不超過基準空調的2倍。
本次大賽共有來自96個國家的2100多支團隊報名參賽, 2019年11月,經技術委員會評審,8支團隊入圍決賽。進入決賽的8支團隊的樣機隨后在印度開展了近1年的實地測試、實驗室模擬全年性能測試和季節能效測試。格力-清華聯合團隊研發的超高效空調器融合了超高效蒸氣壓縮、蒸發冷卻及冷凝、機械通風免費供冷和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實現了全年運行氣候影響減少85.7%,超越競賽目標,成為最終獲獎的兩個團隊之一。
參會嘉賓、獲獎團隊與大獎賽主辦方合影
中國制冷學會特邀副理事長孟慶國,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朝暉,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視頻連線),格力電器副總裁兼總工程師譚建明,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胡建信等領導嘉賓出席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