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通過學科交叉和協同創新提高本中心理論和應用研究水平,充分利用北京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以及本中心的科研經費和研究條件,鼓勵國內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相關企業的研究人員與本中心建立聯系,開展與本中心主要研究方向相關的研究工作,促進與本中心科研團隊在未來研究中的緊密合作,現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2021-2022年度開放基金課題。
1. 支持研究方向
以北京或其他國際大都市作為實證案例的關于城市規劃、城市交通、土地、住房的相關理論、政策、實踐研究。擬資助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1)基于多源大數據的北京市居住空間活力分析
著眼于北京市城鄉發展進程中的熱點問題,運用新技術方法挖掘多源城市大數據,并進行深度融合與分析,探究北京市居住空間的分布特征與時空動態等問題。鼓勵結合規劃和住房領域的相關理論和政策開展量化分析,識別活力待激活的城市空間,以期為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活力提供科學依據和決策參考,促進高質量人居環境發展。
(2)北京市減量政策對租賃住房市場的影響研究
基于北京市城鄉用地減量和人才吸引等多重政策背景,通過對住房供應市場及租賃主體行為間的關系,建構科學模型,探索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存量土地/房屋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等措施的實施對于北京租賃住房市場的影響。課題需重點解釋租賃主體的決策行為自下而上影響租賃房屋空間分布及租賃市場動態變化的機制。
(3)北京市租賃住房群體的住房可負擔性研究
國家“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租購并舉是我國房地產市場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保障新市民等主要租房群體居住權的重要舉措。課題需立足大都市租客群體租房可負擔性,刻畫租客群體租房可負擔性時空圖譜,探索租客群體租房可負擔性影響機制,摸清租房可負擔性較為嚴重的租客群體的社會經濟特征與租住空間區位,以期為首都北京及大城市有針對性地改善租客群體租房負擔提供研究支持。
(4)北京市租賃住房群體的職住關系空間異質性研究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間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緩解住房困難。相關研究大多從職住平衡的視角聚焦于房價、就業可達性對居住地空間分布的影響,較少關注大城市中低收入租房群體的職住空間關系問題。課題需以北京市作為實證案例,聚焦于租賃住房群體,利用多源數據從空間異質性的視角分析該群體的職住空間關系特征。
2. 開放基金資助強度及要求
開放基金課題鼓勵跨校、跨院系、跨學科的聯合研究以及國際合作。項目期限為12個月。課題(1)(2)(3)的資助額度原則上為15萬元,課題(4)的資助額度原則上為10萬元?;鸾涃M將分兩批進行劃撥。其中,課題立項成功后撥款50%,課題結題驗收合格后撥款50%。
課題資助經費不得用于設備采購,勞務費一般不高于資助總額度的20%,特別有價值的課題可作適當調整。
本期資助項目的總數視申請和評審情況而定,以最后公示結果為準。
3. 開放基金的成果要求
開放基金的研究必須以論文發表或專著出版作為成果,資助期間要求完成不少于1篇SCI/SSCI檢索論文或2篇CSSCI檢索論文或1部專著(第一標準或單獨標注)。開放基金資助的論文發表、專著出版都應進行開放基金資助標注,中文標注格式:北京卓越青年科學家項目(JJWZYJH01201910003010)資助;英文標注格式: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Beijing Outstanding Young Scientist Program (JJWZYJH01201910003010)。
4. 申請程序和時間
申請時間自通知發布之日起,截止日期為 2021年12月2日(星期四)。
申請者需認真填寫《北京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北京城鄉土地利用優化的理論、規劃方法和技術體系研究”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土地利用與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開放課題申請表》, 打印一式兩份,簽字后郵寄或提交至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土地利用與住房政策研究中心辦公室(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新館五層500室),同時將電子版發送至tsinghua500@126.com。
研究中心開放基金將優先資助立論清晰、目標明確、研究內容具體、具有創新科學意義的研究課題。
研究中心開放基金審查小組將組織相關專家對申請材料進行評審,確定資助人員和資助金額,評審結果將于2021年12月7日前告知。
聯系人:劉老師
郵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新館五層500室,100084
E-mail:tsinghua500@126.com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土地利用與住房政策研究中心
2021年11月25日